伊斯坦布尔标志性渡轮驶过两个世纪 仍是城市不可或缺的风景

据土耳其《每日晨报》8月30日消息,近200年来,伊斯坦布尔的白色渡轮穿梭于博斯普鲁斯海峡,往来于欧亚两岸,成为这座大都市的持久象征。

尽管如今跨海大桥和海底地铁线提供了更多选择,渡轮依旧广受欢迎。伊斯坦布尔市属渡轮公司Şehir Hatları每年运送至少4000万名乘客。渡轮史专家阿迪尔·巴利形容道:“任何关于伊斯坦布尔的画面里,都少不了少女塔、一艘渡轮和一只海鸥。”

自1843年引入以来,渡轮改变了博斯普鲁斯沿岸的渔村风貌,推动了贸易与休闲经济的发展。直到1973年第一座跨海大桥建成前,横跨欧亚两岸的唯一方式就是乘船。如今,乘坐渡轮依旧被视为体验伊斯坦布尔魅力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Şehir Hatları的旗舰船“帕夏巴赫切号”上,船长埃克雷姆·厄兹切利克表示,海峡航行如今面临更多挑战。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共有4.13万艘船只通过这一全球最繁忙的水道,平均每天113艘。“在伊斯坦布尔航行需要丰富经验,海峡水流强劲,加之风浪天气时常考验技术。”

“帕夏巴赫切号”建于1952年,原计划退役,但经过两年修复后于2022年重返博斯普鲁斯。其厚重船身和复古木质桌椅,让船员们倍感自豪。“这艘船有独特的美感和氛围。”大副塞米赫·阿克索伊说。

渡轮日常航线为卡德柯伊至贝西克塔什的20分钟航程,但即便如此也时有意外:水上摩托擦碰船头、渔网拦路、甚至游客从少女塔跳水。24岁的水手布拉克·特米兹直言:“航行并不总是轻松。”

渡轮不仅是交通工具,也承载着城市的温情记忆。62岁的工程师易卜拉欣·巴尤斯回忆,儿时常因忘带钱而被船长“赊账”。而厄兹切利克船长更记得一次暴风雪中冒险送三名学生赶考,“否则他们就会整年不及格。”多年后,学生们仍会来看望他。

这份人与渡轮的情感纽带,让伊斯坦布尔的渡轮在现代化进程中依旧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