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天空”——土耳其风筝艺术家大作翱翔第40届潍坊国际风筝会
据土耳其《每日晨报》消息,32岁的土耳其风筝艺术家扎哈特·蒙干(Zahit Mungan)曾多次代表土耳其前往其他国家参加广受欢迎的国际风筝节。他用手中的纸鸢描绘了土耳其东南部省份马尔丁的文化结构。
蒙干出生并成长于被称为“老马尔丁”的历史悠久的美索不达米亚童话城市,那里的屋顶和街道是孩子们的游乐场,当地的大风天气非常适合放风筝,晚上和家人一起观赏不计其数的流星是当地人的有趣爱好。
“没有什么能取代在屋顶放风筝的乐趣。”蒙干说道,并称当他第一次在家乡看到一只手工制作的纸鸢在空中飞翔时,就发现了自己对于风筝的热忱。
但是,对于5岁开始放风筝、14岁制作首个风筝的蒙干来说,家庭给予了他最大的支持。蒙干的家人经常帮助他制作和装饰风筝,因为制作一个巨型风筝往往需要耗费数月时间。
随着蒙干对风筝的热情日益高涨,他在互联网上找到了相关信息,并开始用从祖父那里继承的缝纫机缝制用降落伞布料制作的风筝。同时,父母还把家中的一个房间改造成了他的工作室。
蒙干对创作细节的一丝不苟并选择使用特殊的织物(而不是棉花)将风筝的制作技艺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在第40届潍坊国际风筝会上,蒙干说:“多年来,我一直梦想参加这个风筝会,现在我终于做到了。我放飞了我制作的阿塔图尔克风筝、帕普杜克风筝和孔雀风筝,它们获得了极大的关注和奖励。”
蒙干将他的成功归因于在很小的时候就采用了不同的技法、创造性设计和软件程序。他的风筝有一个独特的特征,即所谓的拼接技术,无需印染。
“在无人机还不普及的时候,我就已经把手机绑在风筝上,并用自己开发的工具来进行航拍。后来,我在风筝上安装了相机,并在三个城市展出了我的摄影作品。我可以根据树枝和旗帜的波动来确定每小时的风速,很多朋友和熟人都会打电话向我询问天气情况。”
蒙干希望通过培训,培养儿童对传统游戏的兴趣,并减少他们的“屏幕时间”。他还通过马尔丁风筝节为城市的宣传做出了贡献,风筝节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参与者制造了一场视觉盛宴。马尔丁风筝节自2016年以来每年举行,但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被迫中断,预计将在今年再次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