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月的诗意与历史:苏莱曼尼耶图书馆特展揭秘神圣月份的文化遗产

据土耳其《每日晨报》消息,近日,土耳其手稿研究所在伊斯坦布尔苏莱曼尼耶手稿图书馆举办了主题为“斋月与斋月诗歌”的特别展览与学术会议。此次活动通过珍贵手稿与学术探讨,深入阐释了斋月在历史与文学中的重要地位。该研究所承担着保护伊斯兰及土耳其-伊斯兰知识遗产的重要使命。

研究所主席乔什昆·伊尔马斯在会议上表示:“本研究所承载着我国文明在宗教学、天文学、物理学、地理学及植物学等诸多领域的集体记忆。我们致力于守护这些珍贵的知识财富,并将其传承给后代。”

法提赫苏丹穆罕默德瓦基夫大学教授尼哈特·厄兹托普拉克发表了主题演讲,探讨土耳其文学中的“斋月诗歌”传统。他指出,历代诗人将斋月的欢乐、灵性与奉献精神融入诗歌创作,留下了大量与斋月相关的文学作品。

“几个世纪以来,斋月一直是诗歌和文学的重要主题,诗人们创作颂歌和文学作品,以捕捉这个神圣月份的本质。”他说。

他还提到,尽管历史上“斋月诗歌”非常流行,但其确切数量仍未有定论。

会议结束后,与会者参观了“斋月与斋月诗歌”展览,展出了围绕斋戒、斋月传统及相关诗歌的珍贵手稿。其中,最受瞩目的是由著名书法家雅库特·穆斯塔西米抄写的《古兰经》手稿,以及土耳其手稿研究所馆藏的19部历史文献。

展览的一大亮点是展出先知穆罕默德的“圣鬓”(神圣胡须),这一珍贵遗物被带至展览现场,供信徒瞻仰和祈祷。

此外,展览还展出了以斋月为主题的赞美诗、诗歌作品,以及探讨斋戒益处的伊斯兰法学文献。观众还可欣赏学者苏海勒·温韦尔撰写的15本珍贵笔记本,详细记录了斋月传统,以及与先知墓(圣陵)相关的圣物。

“斋月与斋月诗歌”展览将持续至斋月结束,为公众提供难得的机会,深入领略这一神圣月份的文学与历史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