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历史悠久的伊兹尼克城墙的“墓葬之谜”
据土耳其《每日晨报》6月18日消息,最新的考古研究揭开了土耳其布尔萨省伊兹尼克区始建于2300年前的古城墙之谜。
考古人员已经确定两座城墙之间的区域在拜占庭和奥斯曼时期被用作墓地,并在城墙下方发现了一座属于罗马时期的别墅遗迹和一座被认为是为了控制城墙下的防御大门而建造的建筑。
由亚历山大大帝的指挥官之一安提柯一世(Antigonius Monophthalmos)于公元前316年建造的伊兹尼克城墙堪称是一座非凡的露天博物馆,它出色地保存了多种文明的痕迹,包括比提尼亚、罗马、拜占廷、塞尔柱和奥斯曼文明。
根据古代作家斯特拉波的记录,伊兹尼克城墙始建于公元4世纪,全长2.5公里,拥有4个主门,12个次门,并且为了防御北欧哥特人的进攻多次进行加固和扩建。
尽管历史上数次经历围城和大地震,但古城墙仍然保存至今。最近布尔萨乌鲁达大学艺术与科学学院考古系在古城墙耶尼谢希尔城门区进行的考古发掘表明,出于防御目的修建的城墙还具有其他功能。考古人员挖掘出土了大量人类遗骸,表明内外墙之间的区域在拜占庭和奥斯曼帝国时期曾被用作墓地。
挖掘工作负责人、考古系主任穆斯塔法·沙欣(Mustafa Sahin)教授解释了这些发现的意义。
“挖掘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保存遗址。例如,我们发现了一座可能是罗马别墅的建筑遗迹,我们通过可追溯到公元前二世纪的古油灯和类似的文物做出这一判断,而城墙就建造在别墅上方,这表明在建造这些防御性城墙的过程中牺牲了某些建筑。”
他说:“我们认为,这些遗骸不属于在战争中死去的拜占庭士兵或殉道的伊斯兰士兵。 它告诉我们这里定期举行葬礼, 因为可以看到正规的墓葬。 我们还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群体。 在那个区域,稍微低一点的地方,有基督教出身的人,紧接着在它上面,有一座属于穆斯林的坟墓,这可以通过墓葬传统加以区分。 因此,我们看到这一地区在拜占庭时期和土耳其人到来后都被用作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