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传统浴室文化重生:古老习俗再度焕发新生
根据土耳其《每日晨报》11月14日的报道,几百年来,土耳其浴在奥斯曼社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虽然随着自来水的普及,土耳其浴逐渐在国内消失,但许多浴室通过修复工程正在复兴这一古老的沐浴传统。
土耳其浴常出现在经典土耳其电影中,影片中浴室里的女性们不仅享受沐浴,还在其中进行社交、饮食、娱乐,甚至跳舞。
去年,历史悠久的泽伊雷克·奇尼利浴室经过13年的修复工作重新对外开放。这座由著名奥斯曼建筑师米马尔·西南设计、建于苏莱曼大帝统治时期的500年历史浴室,除了依然运营的浴室外,还设有博物馆,介绍其历史及奥斯曼时期的沐浴仪式。
博物馆经理贝里尔·居尔·坦耶利对法新社表示:“这次修复工作就像一场考古挖掘,让我们对浴室原貌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我们找到了大约3000块缺失的瓷砖,这帮助解开了为何这个浴室被称为‘奇尼利’(意为‘有瓷砖’)的谜团。”她解释道。
博物馆工作人员表示,曾经装饰浴室墙面的美丽伊兹尼克瓷砖专为此浴室制作,其他浴室没有如此丰富的装饰。虽然许多瓷砖在火灾、地震中受损,或在19世纪被卖给欧洲古董商,但仍有部分保存完好。
此次修复还揭示了浴室下方的多个拜占庭水池。坦耶利表示,米马尔·西南可能将浴室建在这些水池之上,以作为基础并提供水源。
考古学家居罗尔·塔利对法新社表示,古罗马时期沐浴文化至关重要,“商人通常会在进入城市之前先去洗澡,尤其是在城市入口的浴室。”
在奥斯曼帝国时期,沐浴文化迎来了黄金时代,不仅象征着身体的洁净,更代表着心灵的纯净。浴室成为了庆祝出生、婚礼等重要人生事件的场所。
考古学家塔利指出:“浴室不仅仅用于清洁身体,它还是社交、放松、疗愈的地方,甚至用来庆祝人生中的重要时刻。”特别是新娘、士兵以及受过割礼的人群,都有特定的沐浴仪式。
由于当时家庭没有自来水,浴室成为了日常生活的必要部分,直到19世纪。根据1638年的人口普查数据,伊斯坦布尔当时有14536个公共和私人浴室。
游客扎费尔·阿克居尔告诉法新社:“来这里是为了洗净身体,离开时精神焕发。”他通常会在宗教节日或婚礼期间光顾伊斯坦布尔的土耳其浴室。
塔利认为,伊斯坦布尔的古老浴室可以发挥更大的文化价值:“修复这些历史悠久的浴室,并让它们重新投入使用,可能是将文化遗产传递给后代的最有效方式。”
另一个位于同一时期的浴室——贝亚齐德二世浴室,经过多年修复,于2015年重新开放并转变为博物馆。
对于曼诺利亚·戈克戈兹来说,她与16世纪建造的切姆伯利塔什浴室有着更加个人化的联系。她的祖母曾在这里担任女性浴室侍者,她回忆道:“我2、3岁时常和妈妈一起去浴室,自己洗澡直到晚上也不觉得无聊。”
戈克戈兹表示,尽管如今主要的顾客群体是外国游客,但她依然感到传统得以延续:“过去我们常和母亲、祖母一起去浴室,现在70%的顾客是外国游客,30%是本地人。”
如今的土耳其浴体验通常包括热水池、温水池、冷水池,并提供按摩和去角质等附加服务,价格较高,基础服务费用约为100美元。切姆伯利塔什浴室常接待土耳其及国际明星,最近的访客是西班牙演员佩德罗·冈萨雷斯·阿隆索,他因在Netflix热剧《纸钞屋》中饰演柏林一角而闻名。
戈克戈兹总结道:“土耳其浴不是奢侈品,而是需求。虽然现在我们随时能用热水,但我们仍然需要保持这项传统。”